2021年,宣钢分院再次突破,实现招生规模较去年10%的增长,报到率达到92%的历史新高。乘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之东风,在公司转型升级提供的机遇和平台支持下,分院大踏步地驶上了高质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高速公路。而“工学结合”就是分院向用人单位输送毕业即能上岗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实习以及就业岗位的“定海神针”。
10月18日早上,伴着秋日里清爽的阳光,载着宣钢分院冶金材料系2020级黑色冶金和轧钢工程专业学生们的大巴再次驶向了通往沧州中铁的高速路上,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一周的工学交替实习课,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将来对口的岗位情况。就在去年的秋天,首次坐上这辆“工学结合”大巴的2019级冶金技术专业和轧钢工程专业42名学生,现在正在合作企业完成最后一年的大学学习——顶岗实习,并且已经成为充斥在企业各个岗位上的青年生力军,而他们也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的干事作风、积极的奋进心态为自己收获到不菲的“人生第一桶金”,真正实现了用人单位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双赢双利,而这种良性循环也正是宣钢分院不断提升行业口碑的依托。
10月中旬,分院招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对在这里进行顶岗实习的2019级建工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大数据专业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充分了解企业和学生的实习反馈,机动调整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够在胜任的岗位完成实习,积累充分的工作经验,顺利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大批毕业生都在实习期间就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提前解决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后顾之忧,也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辟出一条捷径。
2017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冶金轧钢专业的学生中,对于在江苏永钢实习期间已经收入近万的他们来说,正式入职永钢后月薪过万的小目标早已实现许久。很多时候,从分院毕业的学生在与企业的双向选择过程中是具有主动优势的,通过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不难看出分院培养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脚踏实地,能着手于眼前,也能放眼于长远,这也是实习企业会率先向分院的学生表达出希望留用意愿的原因所在。
一直以来,宣钢分院在黑色冶金相关专业方面有着地区绝对优势,其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大冶金企业,走进企业管理梯队的人才不胜枚举。近年来,分院更是依托河钢宣钢广阔平台,将实训课由校内封闭的实验基地搬到了鲜活真实的生产一线,在这里,学生们接触到大量实际应用的当前先进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当学生们带着眼界和见识再回到课堂时不仅能更轻松的接受理论学习还能让学生们形成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同时,分院将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一线工匠人才引入到师资队伍当中,使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成为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双过硬的职业技术人才。正是分院在传统优势专业上的深耕不辍,才使得其毕业生成为冶金企业争相追捧的“香饽饽”。
此外,分院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不断在新的专业领域“开疆拓土”。“大数据技术”“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移动应用开发”“现代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智能轧钢”等专业依托分院数十年来形成的良好学风和优质就业渠道,正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发展起来。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在“工学结合”这条路上,从最初的出去找企业合作,到现在企业进来寻求合作,宣钢分院正在响应国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速路上奔驰不待。(葛兰)